582、引以为鉴-《当医生遇上不正经系统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像这个病例中的银环蛇,事实上号称“中国第一毒蛇”,属于眼镜蛇科环蛇属。z省的眼镜蛇科中主要有5个属,分别是眼镜蛇属、眼镜王蛇属、环蛇属、华珊瑚蛇属和海蛇属。

    银环蛇,喜欢在水源附近活动,有明显扩大的六角形脊鳞,从头至尾都是清晰的黑白纹。但是,z省分布的黑背白环蛇、刘氏白环蛇、福清白环蛇等和它长得类似,为了保险起见,如果野外看到黑白相间的蛇分不清就都当做是银环蛇吧。

    陈俊介绍,银环蛇毒是神经毒素,伤者的早期表现并不明显,只是被咬伤部位的局部皮肤麻痹而已,容易被人忽视。但是中毒1-2小时后,伤者就会出现视力模糊、呼吸困难,甚至心跳都受到抑制的情况。只要及时送到医院就医,用设备帮助中毒者恢复呼吸配合后续治疗,一般就能脱离危险。

    虽然现在天气已经逐渐凉快起来,秋老虎过后,一场秋雨一场寒,但在草木旺盛的地方,仍有蛇出没的迹象,上山游玩或者探险时,最好先准备三样东西:

    棍子。俗话说,打草惊蛇,用棍子一路走,一路打,蛇就被惊走了。

    第二,绳子。这是用来急救的,在伤口上方、近心脏的一端,进行绑扎,阻止毒素蔓延。一般常见的被咬伤部位集中在手指、手腕或脚踝,绑扎最好在咬伤后2至5分钟内完成。

    第三,矿泉水。绑扎好后,再用清水清洗伤口,适当挤掉一些毒血。但不建议自己用刀切开伤口排毒。因为如果刀具没有经过专业消毒,反而可能会引起伤口感染。如果切得位置不当,比如你切断了血管,可能还会造成大量出血。

    像陈俊的话,“庖丁解牛”,基本上不会切到血管。说起这个,古代的凌迟行刑师,也有这个本事,凌迟三百多刀,几乎不会割破血管,因为一旦割破,受刑人可能就坚持不到最后。

    有些“技艺精湛”的行刑人甚至能割到三千多刀。

    另外,陈俊想说的是,被蛇咬伤后也不要用嘴巴去吸吮毒液,因为毒素会由口腔黏膜吸收,伤及施救者。影视剧中那种女子给男性吸du液,男性给女子吸du液,都是为了收视效果,剧情需要而已。

    最好的办法,如果有可能的话,记下蛇的品种或者是外观,这样有利于医生更好更快地采取治疗方案。

    然后尽快去医院,最好在一至两小时内赶到医院处理,但千万不要奔跑,否则血液流动加快,会加快毒素的吸收和扩散。目前来说,注射蛇毒血清是治疗蛇伤的唯一特效药。

    除了上面讲到的这些蛇,z省还有其它很多种毒蛇,比如白头蝰。

    白头蝰极其罕见,长相奇特。它突兀的浅色脑袋太有识别度,不会与其他蛇混淆。性格温顺不暴躁。习性:夜行性,多在春秋两季活动,主要行动在地面。鉴别特征:浅色脑袋。

    有学者依据形态差异(主要是头背部的颜色为白色或黑色)将中国原有的“白头蝰”分为两个物种,即白头蝰(或称白头缅蝰)azemiops    kharina和黑头蝰(或称黑头缅蝰)azemiops    feae。但初步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并不支持这样的划分,而支持两者为同一物种。因此我们在这里仍使用其原有的名称“白头蝰azemiops    feae”。中国分布的白头蝰除云南省的部分地区外,头背部均为白色为主。

    再如,台湾烙铁头。这种蛇是蝰科物种中的颜值担当,当然也极其罕见,主要地面活动,性格暴躁。习性:夜行性,分布在浙南、浙西的高海拔山区。鉴别特征:颜值高,明显粗短。

    这种蛇,以前在z省叫“山烙铁头”,但是后来有学者依据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将山烙铁头进行划分,其中z省分布的物种被改为台湾烙铁头ovophis    makazayazaya,因为其模式产地在中国台湾省。

    又如,原矛头蝮。是z省内一种极其常见且危险的蛇类,毒性不大但极具攻击性。习性:夜行性。适应从平原到山地,村庄至森林,地面与树上,各种生境都有它。鉴别特征:头部三角形,吻端尖,头顶为小而密集的粒鳞,有颊窝。原矛头蝮与游蛇科的微毒后沟牙毒蛇——绞花林蛇非常相似。

    还有角原矛头蝮,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小型毒蛇,目前仅在台州仙居境内被发现。习性:夜行性,依赖大型石灰岩火山岩的地带。鉴别特征:眼上方有鳞片延伸形成的角状物。角原矛头蝮与灰色系的绞花林蛇略相似。

    还有一种十分常见,但是大家平时不一定注意到的,其一袭青纱在树叶间是最好的伪装,这便是竹叶青,又叫焦尾巴。习性:夜行性,偏树栖,出没于溪流两侧的岩石、灌木。鉴别特征:z省有三种主体颜色为绿色的蛇,分别是福建竹叶青、翠青蛇、灰腹绿锦蛇。后两者均无毒,也偏树栖。

    z省自然也是有眼镜蛇的,遍布全z省及华东、华南地区,最为人所知的是它在受威胁时会扩张颈部。大家遇到此蛇要敬而远之。这种蛇真不好惹。习性:日行性,喜在多丘陵的开阔地面活动。鉴别特征:防御时竖立身体扩张颈部,全身黑色,有白色条纹;颈背部有白色扩大色斑(形状、大小有个体差异)。

    眼镜王蛇是中国最长的毒蛇,可达3米以上,体型气势磅礴;这种蛇,在z省部分山区有少量分布。日行性。鉴别特征:眼镜王蛇拥有巨大体型,黑白(黄)相间,会扩张颈部,颈背侧白纹无扩大;头背后端有一对蝴蝶形枕鳞。

    还有华珊瑚蛇,头部为“v”型白纹。习性:夜行性,以其他小型蛇类等爬行类为食。鉴别特征:体型较小,遇到危险时会把尾巴卷成圈吸引注意力。华珊瑚蛇的毒液有很强的针对性,对于爬行类非常致命。

    虎斑颈槽蛇的毒液来自它的食物蟾蜍,除了口腔外颈部也有腺体释放毒素,受到威胁时会扩张颈部展示鲜艳的颈背。习性:日行性,喜在农田、丘陵地区活动。

    据日本学者研究,虎斑颈槽蛇吃掉蟾蜍以后,会将蟾蜍毒液储存在颈部腺体里,受到威胁时从颈部腺体排出或溅出(乳白色或略带粉红色的浆液)。蟾蜍毒液的毒性很强,要谨防其进入口腔、眼睛和血液。

    另外,还有中国水蛇、铅色水蛇等等。

    总而言之,碰到蛇,不要跟蛇较劲,一般人的反应速度是没有蛇快的,不要想着去捕捉或者猎杀。

    而且,有很多蛇都是国家保护动物,擅自捕杀或买卖都是违法的。人家养殖场是因为一应手续齐全,说不定还是关系户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